【关注】慧聚一带一路,海格“海豚一号”芯片成功问世

 核心导读

 

       12月21日,2018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于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顺利召开。海格北斗产业集团胡晓东总工程师在“一带一路”与北斗产业发展机遇高端对话中,提出海格通信将紧握北斗三号系统的新机遇,紧跟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步伐,加速芯片设计产业集聚以及北斗技术与应用的融合创新,目前海格通信支持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基带芯片“海豚一号”成功问世,该芯片国内首颗支持100Hz级别的高精度定位和片上通导组合的芯片

12月21日,2018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于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融合·智能”为主题,论坛邀请了北斗系统建设和应用领域的主管部门领导、卫星导航领域的国内外技术及产业专家、产业届精英,以主题演讲、圆桌讨论和用户交流的形式共商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大计,进一步推动导航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骆大进、中国两院院士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惠兴、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智库首席专家曹冲,以及来自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上海市科委、经信委、军民融合办公室等相关领导,北京卫星导航中心、中国丝路集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等高校及院所的专家莅临现场并作主题报告。

主论坛一以“PNT融合发展体系”为主题,专家们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最新进展,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数字地球时代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将改变世界,因此我们应从“数字地球,智能世界”开始,倡议合作共建基于北斗 + 的“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共享数字智能经济,共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光明的未来。

计划到2020年,北斗系统将完成35颗组网卫星的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北斗全球化进程已取得显著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形成国土测绘、精准农业、智慧交通等示范项目。

在“一带一路”与北斗产业发展机遇高端对话中,广州海格北斗产业集团总工程师胡晓东重点介绍了海格通信近年在北斗导航领域的发展布局,以及北斗应用在 “一带一路”中的机遇。

(图左一为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智库首席专家曹冲,右一为广州海格北斗产业集团总工程师胡晓东)

 

加速芯片设计产业布局,“海豚一号”成功问世

随着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与建设,海格通信将发挥自身的芯片技术优势,加快芯片产业布局力求打通一条集研发、转化、制造于一体的创新道路,让更多芯片新技术、新思维迅速融合,形成“血脉”贯通的产业群,构筑一条芯片通导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带。

其实,海格通信早已对北斗三号未雨绸缪,2012年就已启动北斗三号新体制信号的研究工作。在数字基带芯片方面,已经具备北斗三号新体制信号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在射频芯片方面,实现了全频段射频导航芯片的流片及初步验证,芯片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的特点,可以满足高精度定位需求,并改善了接收机在弱信号下的导航性能。  

目前,海格通信自主研发的“海豚一号”BP2018卫星导航基带芯片,是广东省首颗全系统全频点卫星导航军民两用基带芯片,支持北斗军民信号,支持北斗导航RNSS和RDSS通信功能,支持北斗二号和三号信号体制,支持GPS,GLONASS,GALILEO全频点体制,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军民融合的典型科研成果。在性能与特点方面,“海豚一号”采用SOC架构,40nm 低功耗工艺,集成高性能处理器和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硬件加速器,可同时具备复杂环境下的抗窄带干扰和抗欺骗干扰能力,是国内首颗支持100Hz级别的高精度定位和片上通导组合的导航芯片,可提供高动态复杂环境下的连续精准定位和授时。

未来,海格通信将把握北斗三号系统的新机遇,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步伐,依托芯片化、高精度、多源融合等核心技术,融合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构筑基于北斗+位置服务、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的三大生态链,实现北斗军用向军民融合应用、国际化应用拓展,打造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北斗产业化应用新高地、新典范。

 

本文转载自:海格北斗

 

发布时间:2018-12-28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