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芯、奥松、视源三家会员企业亮相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专题报道

近日,粤芯半导体、奥松电子和视源股份三家会员企业作为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的代表型企业,接受了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多家权威媒体的采访,并在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充分展现了企业科创实力、发展成果和前瞻布局,是广州积极推动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的落地见效。
视频 | 广州广播电视台直播

协会会长、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陈卫接受采访时介绍,粤芯半导体一、二期车间已具备月产能4万片能力,芯片主要应用于手机、家电、工业控制等领域,粤芯是广东省最早全面进入规模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平台,实现了广州自主培养集成电路制造从“0”到“1”突破,也全面激活了广州的集成电路生态。
而粤芯半导体三期项目已于去年12月28日通线投产,一至三期全部建成后,粤芯将实现月产12英寸晶圆8万片的生产能力,有力满足大湾区制造业的功率分立器件、电源管理芯片、混合信号芯片、图像传感器、射频芯片、微控制单元等芯片需求。

图 | 粤芯半导体
“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集体爆发,我们认为,这将会大大带动芯片的需求量。”陈卫介绍, 粤芯与时俱进,正在AI领域进行积极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AI边缘芯片领域比如电机驱动、传感器、电源等,主要应用在机器人、手机、电脑和汽车等方面,粤芯期待与各位行业同仁一起努力,在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浪潮中体现广州的作为和支撑。
目前,以粤芯公司3公里产业半径构建全球最密集的AI芯片生态圈,集聚47家上下游企业,联合顶尖高校年孵化专利超120项,独创“院士+工程师”体系年输送半导体人才300余名。
陈卫介绍,粤芯与中山大学等广州高校开展深入产学研合作,还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合作定制“粤芯班”,加速培养广东急需的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人才,“我们也经常跟随省、市、区相关部门,到外地招引人才,粤芯对人才的需求多种多样,包括微电子、材料、化学等等专业,芯片制造的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支撑。目前每年,我们将需求500名以上。”
2024年,广州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实现产值262.75亿元,比增7.19%。粤芯半导体自投产以来,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为40%以上,随着粤芯三期正式投产,今年的产值还有望实现更大的飞跃,预计今年同比增长率将突破50%以上,研发投入强度35%以上。

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新准表示,在数字化时代,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核心,是开启万物互联的智能钥匙。凭借在MEMS(微机电系统)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全产业链创新实力,奥松电子正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注入新质生产力。

图 | 奥松电子
陈新准介绍,奥松电子拥有先进的传感器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量产线,正在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产业基地,实现了温湿度、气体、流量等40余款智能传感器的量产,广泛应用于智能工业制造、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产品远销欧美等地。
近期,奥松电子还建立了“广州市智能传感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构建了覆盖材料研发、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集成应用于一体的智能传感器全产业链能力,为初创企业的优秀项目提供中试平台,实现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初一公里”。
截至2024年10月,公司概念验证项目库入库20个项目,其中有1项已注册子公司并获得投资,11项已完成可行性验证、2项已完成样机制造、2项已完成产品定制。
“独木难成林。”陈新准表示,“国产传感器的需求量非常庞大,我们愿意对相关项目进行验证,并参与部分投资,让智能传感器产业拥有更好的创新和发展生态,形成智能传感器的‘竹林模式’。”
2024年,《关于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正式对外发布,《措施》将通过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关键技术支撑能力等手段,全力支持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

“目前,全球每三台液晶电视,就有一台用的是视源的液晶显示主控板卡,经过我们与国内,特别是广州同行的共同努力,中国液晶电视已经占据了全球产业的制高点。”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首席战略资源官段宇介绍自家的拳头产品。

图 | 视源股份
除了畅销全球的液晶显示主控板卡,近年来,公司还不断拓宽主营业务,依托在音视频技术、信号处理、电源管理、人机交互、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电子产品领域的软硬件技术积累,公司建立的教育数字化应用及服务提供商希沃(seewo),已成为全球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知名品牌。
其中,希沃教学大模型于2023年10月正式亮相,这是一款整合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能够充分解决教育领域应用需求的教育垂类大模型。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希沃) 软件平台总监刘霄翔介绍,希沃可以帮助老师快速精准准备课件、能看、能听、能读,适应语数外等各类课程场景。截至目前,希沃已经覆盖全国超81%、多达20万所中小学的280万间教室,有超1000万教师在使用希沃的软件平台,仅仅是平台上的课件共享交流量就超过了10亿份。
此外,该大模型还已扩展了多模态理解能力,“课堂上,学生们发言的情况如何?哪些学生老师没怎么关注?通过超高清视频及音频的采集,可实现课堂数据的采集分析,为老师教学提供直接的支持。”
“视源拥有专利1万多件,平均每位员工拥有1.3件,这正是我们最硬核的实力。公司20年来的快速发展,同样得益于广州市和黄埔区持续的政策加持。”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段宇介绍,视源股份已在广州开发区投资20亿元建设了智能制造基地,实现营销、研发、供应链、制造以及售后服务全业务链条能力构建,其中试生产线能够加快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转换,实现生产工艺的标准统一,构建“一地试制,全球量产”的能力,为产业链出海提供质量保障。
后续,广州将组建运作市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办公室,进一步巩固新型显示产业优势,增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后劲,助力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内容来源: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广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