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半导体,广州正当时——广州半导体座谈会在黄埔区召开 知名专家建言献策
广州发展半导体产业,该瞄准怎样的方向?又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该如何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呢?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这一场激荡思考的座谈会中找到答案。
6月2日下午,2018广州半导体座谈会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萝岗会议中心举行。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十余名知名专家和半导体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为广州半导体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机遇:“广州特别适合发展半导体”
广州现在发力半导体产业,晚不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给出的答案是“现在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好”。
许宁生表示,当下我国半导体产业既是蓬勃发展期,同时也是我们应正视的痛点。从1956年开始,国家就非常重视半导体产业,开始布局一些产业基地、学科建设,而现在我们到了全球竞争最顶端、最核心的技术关节点。“当下,国家层面也设立了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中心,一起做好下一步产业技术的发展,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势头。”
许宁生先生发言
“从国际竞争状态来讲,中国的需求才是现在世界产业发展的动力,没有我们这个动力,他们的产业和研发也发展不了!”说到这里,许宁生话锋一转,“我们半导体产业是不是能借这个机会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答案是肯定的,广州会抓住这个机遇。”
针对广州发展半导体产业条件,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分析说,广州特别适合发展半导体,因为半导体既不能太市场化,又不能太靠政府。“什么叫做半导体?一半靠政府,一半靠市场,广东比较接近市场,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切条件都具备了。”
方向:差异化发展,以解决方案为中心
广州发展半导体产业,路在何方?“在这一轮产业布局里,广州要有比较清晰的思考,做到谋定而后动。”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建议,广州半导体产业发展要走差异化道路,一是面向新的市场有新的产品,拥有核心技术;二是要以解决方案为中心。
“广州倒不是要急急忙忙建一条线,集成电路产业本身是全球化的产业,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全部做全,广州只要在一个点上、一个环节上做深做透,就能占据一席之地。”叶甜春说。
叶甜春先生发言
什么是以解决方案为中心?“就单个产品而言,中国本身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从终端市场到工业,中国都是最大市场。下一步竞争的核心是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广州汽车产业做得好,面向未来的智能电动车,我们能不能组织解决方案?”叶甜春认为,这种面向行业来组织解决方案的发展路径,在这个时候有希望赢得创新的机会,实现产业发展的弯道超车,“有新东西出来就有可能有新市场”。
广州半导体产业走差异化发展的建议引发不少专家的共鸣。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主任张波说,广州半导体产业发展应立足广州,面向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注重结合应用,基于研发形成特色。中山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邓少芝说,“如果粤芯能有定制的话,这一块将大有作为,需求量也非常大。”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章国豪说,可以瞄准广州现有优势基础产业,比如汽车工业、家电、通信等类别。“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内容,如此定位方向就很清晰了。”
有研究数据表明,集成电路产业1元的产值,可以带动信息产业10元的产值和100元国内生产总值。这也引来了市场对集成电路的投资热情,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ISA)统计,去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5411.3亿元,比上年的4335.5亿元增长24.8%,中国部分城市正奋起直追,布局高端产业链。全球近60%的芯片市场在中国,中国近60%的芯片市场在珠三角。
人才:制定专门人才政策
掌握面向未来的技术,永远是最核心的竞争。而人才又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叶甜春说,广州有能力研发出在国际上有引领性的集成电路,关键是需要人才、学科建设。据此,叶甜春建议广州做一个国家级的创新中心或者实验室,去做产品创新,去面向优势产业组织解决方案,“广州如果要这样做起来,会大有作为”。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张卫表示,把广州的集成电路产业放在广东省、珠三角,甚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格局中去看,优势十分明显,其中一大优势就是人才。广州有不少名校,每年培养很多人才、出了成果。“过去很多时候,这些成果是放在实验室里,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现在可以落地了。”张卫认为,广州还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丰富大学人才资源,借力强大微电子学科优势来发展自己。
针对人才体系建设,邓少芝建议构建产业共同助力人才培养新体系。“广州半导体协会成立了,相应能否以一种产业联盟的模式来为半导体产业提供人才,让人才从高校的培养体系走到市场的链条过程中去。”邓少芝认为,很多资源要在企业里面,这是一些大学所不具备的。
邓少芝女士发言
“目前来看,自己培养人才会比较慢,要吸引高端人才进来,就要有一定政策。”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章国豪说。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李斌也认为,在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引进方面,广州应该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要看的是你能做出来,而不是论文。”
李斌女士发言
政策:政府要有“五心”
顾文军说,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发展半导体产业,要有“五心”。“在发展过程中要有决心、信心,再后面一定要有耐心,这个产业是一个长期性的产业,还要有恒心,最重要一个是不忘初心。”
“集成电路产业本身有一个市场突破或者市场规模累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把这些产业研发的新产品、市场规模还没有做起来的时候,帮他们把各种困难给解决掉。”章国豪说。
章国豪先生发言
许宁生认为,发展半导体产业,政府一定要下决心,半导体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市场长期支持以及专家长期努力,这三个要素不可或缺的。“半导体产业比原来其他产业要复杂得多,它的盈利机会以及盈利机制跟过去的这些产业都有差别、有不同。而我们国家正好有集中力量做大事的体制优势,容易对这个产业发展形成合力引导。”
“广东半导体是几代人的梦想,我希望通过粤芯这个平台,把这个梦想实现了。”广东省经信委原党组副书记、巡视员邹生表示,接下来重点要做三件事:一是充分发挥广东产业基金的作用,抓紧投资芯片项目;二是借助目前的东风,做好广州芯片设计的产业整合;三是抓好应用企业的对接,发挥广东制造业大省的优势,瞄准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把它们组织起来,把人才聚集起来。
创新: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发展
邓少芝建议,广州应该建立起专项经费,助力半导体和微电子的发展。“半导体是一个多交叉学科的产业,无论是材料、电子,还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物流,都要在这里聚集,才能够把这个产业做好。”李斌表示,广州可以专门为集成电路芯片或在集成电路领域设立专项资金,来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发展。
章国豪认为,资本是独立的,它要求见效很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做得慢,这就需要政府配合资金来支持,“尤其是初创企业的资金,比如设立天使资金或者政府可控的资金,形成比较好的体系,真正支持多企业发展。”
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沈磊建议,广州在发展半导体产业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产权问题,一是合理引入知识产权的应用,二是在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结果要快速地把它形成知识产权,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要做好一个产业主要有四大块:人才、资本、市场、产业链。此外,还需要一个生态圈。”沈磊还建议,广州要着力打造一个集产业链为引领、横向能够进行扩展的产业生态圈,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生态圈,包括人才引领与培养、产业的持续发展、政府政策等都很难落实到位。
为广州半导体发展贡献一分力
广州半导体协会会长陈卫说,“粤芯半导体去年底落户广州, 我们的市场定位是细分化、差异化、定制化。在广州,有资本,有市场,有人才。特别是现在有了广州半导体协会这样一个平台后,我们要有自己的认证的平台,让我们的产品进入更多终端市场。我们从粤芯做起,以广州市半导体协会为平台,为广州市半导体这个产业发展贡献我们的一分力量。”
陈卫会长发言